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法硕就业最最真实的心声吐露(绝对纯干货!)


  几年前,我刚刚选择法硕的时候,就业是我决定是否去报考的一个重要参考,但是,我只能从网上获得过去几届零星的就业单位名录,获得一个大概的印象,但是朦胧的仍然如同雾里看花,那时候,对于就业信息很关注,对就业前景还比较乐观。

  由于我本科是一所普通大学念的,我那时和师弟师妹们刚上法硕一样,怀着对学校巨大的自豪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是无比美好的,我那时和身边没工作过的同学(我们这届大概一半)讨论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时,外企如飞利浦、宝洁的inhouse法务、外资咨询公司如麦肯锡的咨询师、外资律所职业干练如boston legal里的金领律师、高盛、大摩的IBD、留学美国读JD都是我们认为理想的、可预期的职业,有政治抱负的同学,会向往部委公务员。那时候的我们,憧憬和幻想占据了我们的头脑。至于薪资水平,我们很多同学觉得,年薪10万应该是最底限,至于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是唯二选择,回到深圳都是委屈自己了。那时候,投行和外资律所是我们最心仪的工作,博士和美国顶级法学院的JD是读完法硕后继续深造的顺其自然的方向,户口、房价这些东西要不觉得信手拈来,要不觉得如同浮云,我们大多数同学考上法硕之后,完美的职业生涯和不菲的薪资待遇在等待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TOP2的高校的研究生。我们是一群天之骄子。

  我非常清晰的记得,开学那天,有个工作过做过律师的同学对我们的憧憬持谨慎态度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屑和不以为然。

  很多时候,站得越高,摔的越惨。很不幸,那时候,我也是那么想的。

  研一的时候,大家谈不上有什么求职准备,一方面把GPA和奖学金该拿的拿下,一方面法律知识的入门。然后就是准备司考。等通过了司考,研二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同学做求职准备的最多的是以下几种:一、去深圳的法院、律师事务所或者银行企业实习;二、去参加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或者专利代理人、ACCA、CFA、CPA考试;三、考托福、托业、雅思或者一系列英语系列的证书,把英语练好。

  反正,大家整装待发,信心满满的上路了,准备充足,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都错了,我们一直没意识到,最重要的那个证书是什么………

  每年十一一过,求职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了,那时候,来清华宣讲的单位可多了,好单位琳琅满目,我们眼睛看都不过来,比如垄断央企总部,专指国资委直属的一百多家央企,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移动、五矿、中化,保守估计第一年税后15万以上,又是京户、体制内,我们狂投简历;外资投行、银行、企业、律所等,比如高盛、摩根斯坦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新薪酬后)、SBC,citi group(就是被你们视为神迹的花旗银行), standard charters、麦肯锡、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外资律所,应届生刚进去保守估计15-20万;国内证券公司,典型如中金、中信、国泰君安、中银国际,不加bonus也能20万以上;股份制银行总行,如浦发、光大、兴业、招商、中信,从浦发的上市公司年报上都可以算出人均33万;比较好的内资所,典型如君合、海问、方达、金杜,收入第一年每月税后8000以上,年终1-4个月工资;而如汇金公司、中投公司、国有四大行总行、交行总行相比上述那些都算是比较差的工作了;中海、保利、金融街控股、中粮地产、招商地产、远洋地产、华润置地等地产公司的法务部门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较不错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基金、信托等也吸引了我们好多同学的眼光;比较特殊的一类,国家公务员,热门的有中纪委、国办、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国税总局、人事部、一行三会等也让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报考了国家公务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