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看,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遵循科学的逻辑性质构成。近几年逻辑写作试题呈现出一个特点,即专业逻辑知识内容考的越来越少,更趋向于考查考生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与分析能力。其会借助于各种题材来考查,数字比例分析是其一种形式——将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分析能力相结合。跨考教育任子途老师结合试题来讲解这类题型的具体做法。
【例1】据统计,去年在某校参加高考的385名文、理科考生中,女生189人,文科男生41人,非应届男生28人,应届理科考生256人。由此可见,去年在该校参加高考的考生中
(A) 非应届文科男生多于20人。
(B) 应届理科女生少于130人。
(C) 非应届文科男生少于20人。
(D) 应届理科女生多于130人。
(E) 应届理科男生多于129人。
【解析】
此题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主要是对题干信息的梳理
①去年在某校参加高考的385名文、理科考生中,女生189人,
所以,男生=385-189=196
②文科男生41人,所以理科男生=196-41=155人。
③非应届男生28人,所以
0≤非应届文科男生≤28
0≤非应届理科男生≤28
④理科男生155人,0≤非应届理科男生≤28
所以,155-28≤应届理科男生≤155-0
即:127≤应届理科男生≤155
⑤应届理科考生256人,127≤应届理科男生≤155
所以, 256-155≤应届理科女生≤256-127
即:101≤应届理科女生≤129
(A) 非应届文科男生多于20人。不一定:因为“0≤非应届文科男生≤28”
(B) 应届理科女生少于130人。正确:因为:“101≤应届理科女生≤129”
(C) 非应届文科男生少于20人。不一定:因为:“0≤非应届理科男生≤28”
(D) 应届理科女生多于130人。为假,因为:“101≤应届理科女生≤129”
(E) 应届理科男生多于129人。不一定:因为:“127≤应届理科男生≤155”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