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0考研政治:史纲各题型的考试内容汇总
2019-08-13
网络综合整理


  史纲的时间与事件比较多,众多考研er都表示记不住。今天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史纲各类题型的易考点,希望大家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准确有效地去记忆。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2、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是:

  不同点: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二者关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5、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7月)后提出的口号: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1894年11月,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6、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7、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8、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9、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确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0、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但是,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平均地权”采用的方法是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

  11、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3、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4、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三大上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注: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5、首次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是三湾改编。

  16、八七会议: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毛泽东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17、所谓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8、1931年2月,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19、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2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21、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22、《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23、“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的事件是,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

  24、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在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

  25、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的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简称“四面八方”政策)。

  2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成分是个体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对于资本主义。

  补充: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是: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7、1951年年底到1952年,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即,又在1952年上半年发起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运动。

  2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主体”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

  “两翼”是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半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

  29、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30、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1、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障。

  32、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重大历史贡献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相关新闻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