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三:论说文,命题方向更贴近社会热点。
相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格式化、套路化写作(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上有充分的体现,大家须认真学习并勤加练习,如此定能拿到24分左右。)论说文就太灵活了。命题人可以取任何一个他们觉得有意义的话题,或者觉得考生应该关注的话题。2016我们预测"文化",就抓住了这一点,认真思考与准备的考生,就拿到了不错的分数。2017年,我们讲创新,它恰好就考了创新的问题。而前面每一年的话题,我们都可以在哪几年中找到相关的热点话题。所以,论说文更贴近社会热点,这也是各位考生须要思考与准备的地方。最后,强烈建议各位考生,与其关注大纲,不如关注今年的热点话题。
基于上面的分析,王晓东老师给各位考生如下的复习建议:
建议一:强化论证有效性分析部分的训练,确保得到24分。在这部分复习中,重点强化与概念相关的缺陷,包括但不限于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论据不足等;强化基本推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训练,主要包括类比推理、求因果方法等。对于这些缺陷的学习,不但要要训练这些缺陷的识别速度,更要强化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思维。既要做到识别快,又要做到分析准确而严谨。
建议二:多读一些热点及相关分析,拓展论说文的写作思路。论说文的写作是非常开放的,而且它是从无到有的让考生写出700字的文章。同时,既然这些命题的方向是热点,那也就意味着社会上对其已经做过非常充分的论述,而考生如果写的与社会上忆有的分析相似,甚至比社会上已有的论述还浅薄,那么得分也就不高了。所以,考生在备考论说文时,不能仅关注如果写完,而是要考虑如何写的深刻一些,至少要新颖一些。这就要求各位考生在备考时,要关注并思考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能浮在表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