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兼职诈骗结合,利用学生身份办理贷款非法牟利
从2016年11月开始,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陆续接到大学生报案,称无故收到一些网络平台的催款通知。经过侦查,经开分局破获了一起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诈骗案件。
1994年出生的王某,大学毕业后在合肥从事校园卡出售业务。2015年,他发现多家互联网APP平台可以为学生办理贷款及手机分期付款业务,在校大中专院校学生均符合申请条件。于是他笼络李某等人,利用QQ群、58同城、赶集网和大学生互相介绍等方式散布招聘学生兼职的虚假广告,利用学生身份办理贷款业务,进而非法牟利。
王某等人要求应聘的学生在各类平台上为自己办理手机分期和贷款分期业务,每单给予学生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好处费。此外,他冒充学生本人骗取各类平台信任,逐步提高消费额度,非法大量占有资金。
2016年8月后,王某已不能按时偿还平台欠款,多位学生也相继因欠款被相关网络贷款平台催收,而王某等人没有及时收手,反而引诱、威胁学生办理新的贷款,致使受害学生及涉案金额越积越多。至案发时,王某的行为已经涉及全国19家网络贷款平台,受害学生246人,涉案金额高达300多万元。
“在寻找兼职时务必仔细区分兼职的性质以及所需做的实际工作,如发现工作不切实际,给人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不要轻易相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副教授黄淑华说。
一旦发现自己受骗,怎么办?黄淑华说:“受害人要尽可能多地保留通话录音、交易信息、银行转账记录、网页链接、网页截图以及相关短信、微信等聊天记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详细叙述案情经过,将证据材料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