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9考研政治分析题终极预测

专题五:民营经济与现代化经济体系

  (1)如何保障民营经济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作用?

  (2)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建设现代化体系的必然性。

  【答案要点】

  (1) 民营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充分彰显了民营经济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保障民营经济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第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第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第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第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第六,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2)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简言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三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的必然。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题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1)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习近平将中国具体实际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经验总结为“3个证明”?三次飞跃?(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的?如何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答案要点】

  (1)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但是,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再碰壁。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开始有所怀疑和保留。这是因为: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制度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以极端的方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这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

  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进一步成长壮大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初步具备了。1917年十月革命,直接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

  第一,十月革命表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五四前后,中国一批最优秀的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聚集起来了。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的社会变革。

  (2)第一,中国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说明了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

  从1921年中共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总共是28年。这28年,如果以1935年遵义会议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14年。两个14年,情况不一样。前14年,中国革命曾经两起两落:大革命胜利发展了,又失败了,党员从53人发展到6万人、又从6万人下降到不足1万人;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了,又遭到严重挫折,红军从几千人发展到30万人、又从30万人下降到三四万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14年,局面大不相同,尽管中国革命也还遭到过困难甚至局部的挫折,但总体上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党经历了胜利和失败两次反复考验,学会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第三,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第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专题二: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周年)

  (1)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

  (2)结合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说明,为什么新时代仍要坚持改革开放?

  (3)在新时代,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有哪些要求?

  【答案要点】

  (1)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国家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但当时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仍坚持“左”的错误路线,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思想上受封建主义和党内教条主义影响,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此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为了突破这种局面,党内提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做出了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迎来了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第一大历史任务,通过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标志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旨在通过改革的方式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但这个新时代并未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胜利,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够实现。

  (3)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是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改革,抓好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同向共进。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三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四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继续推进作风建设,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防范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渗透,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 < 1 2 3 4 5 6 > >> 共 6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选学校
搜学校
查学校
选专业
搜专业
开设院校
院校排行榜
高校排行
专业排行
南京师范大学
9972257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详情]
华东师范大学
9063828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详情]
苏州大学
8953542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详情]
武汉大学
8541056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详情]
武汉理工大学
6808008
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详情]
中南大学
6698896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详情]
四川大学
6696184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详情]
郑州大学
6522888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详情]
相关新闻
SRC-2019465929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