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学硕还是专硕?一些考生还存在着困惑,在此详细解读二者关系和区别。愿大家尽快确立属于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
学硕偏研究,专硕重就业
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关系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学硕与专硕的主要区别
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二.
不必“纠结”,请正确看待专业硕士
从统计表来看,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随着考研政策的变动,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
2017年以北京为例,据《北京日报》报道,在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中,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
在湖北省报考2017研究生的总人数中,报考专硕人数为58097人,比去年增加7108人,并首次超过了学硕报考人数。
提问:你适合报考专硕吗?
有些人觉得专硕要比学硕简单一些。其实它的简单仅限于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方面,专硕反而比学硕要求更高一些。所以,如果你的专业课基础不是很好,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那么不妨考虑一下专硕。
专硕主打的就是“实用”牌,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学硕相比实践机会更多。如果你读研的目的很现实,就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的砝码更高一些,那你就可以考虑专硕。
报考专硕还是学硕,最后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但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都需要在备考上下足工夫。
三.
专硕成为提升就业竞争力首选
专硕规模扩大是必然趋势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分析,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教育部即提出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所以专硕规模扩大是必然趋势。
刚开始进行专硕改革试点时,部分学校在招生、师资配备以及培养力量上仍向学硕倾斜,无形中造成专硕“低人一等”的误解。马陆亭解释,实际上这是研究生培养的两种不同类型,其设计路径有所区别,对于读专硕的人而言,他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硕士是终极学位;学硕更偏向于为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打基础,适合有志于深入做科研的人。
专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摇篮
有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专业硕士教学模式不成熟,含金量不高,将来就业时可能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实,全日制专业硕士面向应届生招生,就是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这样的专业学位硕士难以就业,那么学术型硕士岂不是更没有就业机会?
事实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有点类似于“学士后”,重点不在于学术上的研究,而是致力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接轨。换言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势在于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更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必将逐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