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⑴建立治疗关系。
在治疗关系中,治疗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取得来访者的尊重,这更有利于对来访者的指导,并促其行为上的改变。
⑵澄清问题行为。
⑶对问题的分析。
⑷确立治疗目标。
⑸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指具体的实施治疗计划。
⑹对治疗进展的检测与评估。
⑺治疗的结束。
也可概括为:
⑴确定治疗目标及方法。
⑵行为矫正过程。
⑶对治疗效果及进程的评定。
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作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
行为功能分析的实施:
⑴把握问题行为的诱因。
在分析问题行为出现的诱因时需要注意:
①应排除引发问题行为的生物原因的可能性。
②应尽量将引发问题行为的情景具体化,以澄清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
③应重视首次问题行为出现时的情境。
④重视问题行为发生的(外在)客观情境与(内在)主观想法之间的互动关系。
⑵了解问题行为的反应,并将问题反应具体化。
可具体分为:
①行为方面--来访者的言行表现,如强迫动作等。
②认知方面--来访者对此是如何想的,如自责、无奈等。
③情绪方面--来访者在问题发生的过程中及其前后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恐惧等。
④躯体方面--来访者身体上的感受及症状,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失眠、胸闷、头痛等。
⑶分析问题行为所带来的实际后果,洞察其背后的实际意义及功能。
问题行为可能会给来访者及他人带来的实际后果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问题行为会使来访者得到某种积极的获益与需要的满足。
②问题行为可以使来访者避免某种消极的情况与事件的出现。
③问题行为的发生还可能使他人为来访者作某些事。
此外对问题行为带来的后果还可以从后果的获益性或一级获益性与二级获益性来分析。
获益性包括:产生了问题行为本身会给来访者带来什么好处,不产生问题行为会使来访者失去什么好处;或者说,产生了问题行为会使来访者能避免什么坏处,而不产生问题行为则会给来访者带来什么不利之处。
一级获益性是指问题行为本身给来访者带来的好处。
二级获益性是指问题行为进一步使他人作出某种改变,来访者因此而获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