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考点预测05:假言推理】
【6】如果王晶是学生会成员,她一定是二年级学生。
上述判断是基于以下哪个前提作出的?
A.只有王晶才能被选入学生会。
B.只有二年级学生才有资格被选入学生会。
C.入选学生会成员中必须有二年级学生。
D.二年级学生也可能不被选入学生会。
E.王晶没有拒绝加入学生会。
【解析】B
【7】当有些纳税人隐瞒实际收入逃避缴纳所得税时,一个恶性循环就出现了。逃税造成了年度总税收量的减少;总税收量的减少迫使立法者提高所得税率;所得税率的提高增加了合法纳税者的税负,这促使更多的人没法通过隐瞒实际收入逃税。
如果以下哪项为真,上述恶性循环可以打破?
A.提高所得税率的目的之一是激励缴税人努力增加税前收入。
B.能有效识别逃税行为的金税工程即将实施。
C.年度税收总量不允许因逃税等原因而减少。
D.所得税率必须有上限。
E.纳税人的实际收入基本持平。
【答案】B
【8】以下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陈述的观点: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这个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E.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答案】B
【9】除非遇到机会同时又有能力,否则不可能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在成功人士中找不到反例。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有能力者抓住机会就一定能成功。
B.有能力没机会不一定能成功。
C.有机会没能力一定不能成功。
D.不成功者一定既没机会也没有能力。
E. 不成功者如果遇到过机会,那一定是没有能力。
【10】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张某既有能力,又有机会,但可惜不成功。
B.李某有能力但不成功,是苦于没机会。
C.有能力的王某终获成功,是抓住了机会。
D.抓住了机会的孙某终获成功,尽管他缺乏能力。
E.孙某自认为是成功者,但外界认为他至多得益于某种机会,但实际并无能力。
【答案】C、D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