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数学高分141的经验,这篇经验会解决你在考研过程中数学可能遇到的大多数障碍,会告诉你复习全书具体怎么用、怎样科学做习题、如何高效的进行一章的总结复习等,相信读完你一定会有巨大收获。
一、自我介绍
二本理工科学渣一枚,在校期间期末考试基本靠着考前一周突击而过,高数下61低空飘过,四级考了三次,最终压线才过,六级至今…经过去年八个多月的备考,最终政治71分,英语一73分,数一141分,总分410。写下这篇经验帖,作为初试的总结,一来是为了回馈当初自己在考研论坛里得到各个大神的指点顺带为复试攒攒人品;二来希望后来者能在这条考研路上少走些弯路,考出理想的分数,考上自己心怡的院校。
二、考研数学复习常见的错误做法及应对方法
1、以看代练,不求甚解。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复习时有意无意间就会出现,讲到这里,诚实地回顾自己复习的这段时间,问问自己有没有习惯性等待辅导书或老师切开揉碎讲给你听,习惯用看辅导书和视频的讲解及解题过程作为整个数学复习的主要手段。诚然,看书和视频时着实能让人学习到很清晰思路,让我们以为自己达到了一直追求的那种”懂了”的感觉,可只要平时独立动笔做题或上了考场实战就会发现,与追求的真正懂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做练习的过程中,计算上会遇到怎样的阻碍,步骤之间的过渡转换涉及到哪些公式定理,绝非简单的看看就能掌握的。
说了这么多,会不会就不用看书和视频呢?结果显然是否定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自然要读,视频该看的也要看,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将看书(或视频)与动笔落实的比例调整一下,保持在4:6左右,把更多的时间交给练习。那么整个考研数学复习过程就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刚开始准备考研之际:复习时应该倾向于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对解题思路的积累;
在使用选定的参考书过程中,应该优先对基础知识点有所把握以后,再进入习题的练习,面对一道书本中的任何一道习题,通常应先保证自己对一个题目有基本的思考,探寻自己能否根据题目联系起对应的知识点来,如果实在一点思路也没有,此时就不要再死磕耗费时间,这时候应该跟着例题的解析好好边看边照着演算一轮,把每一步都彻底理清楚,书中思路用到了什么定理、方法,又或者自己做了但做错了,错误的原因在哪里,针对这些进行学习,不仅针对性强,而且一轮思考过后印象也更加深刻;
(2)拥有一轮知识积累之际:(“一轮末二轮启”或”真题和模拟题复习阶段”)复习时应注重培养切实的动手能力和做题思路;对每一个题目都至少应该保证自己能独立完整的推演一遍,切忌眼高手低不动手推演,想当然的认为就是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看着都会,却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全面,同时推演的过程也能找出平时光看书不能发现的问题,比如某些步骤的过渡衔接、转换中所应用的条件及公式定理是什么,举个例子比如在极限部分中的加减无穷小的替换问题,何时才能进行这种替换,其内部机理又是什么,基于以上种种,都需要在此阶段扎实的将做到的每一道例题进行推演。
当然,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不仅是看书,看视频也是如此。拥有扎实基础的学霸,也可直接独立练习,俯看辅导书讲解,路虽有异,但殊途同归,独立完成习题的环节必须要有,根据自己的基础将这一环节提前或置后。
2、老是盯着别人,就容易丢掉了自己!
常逛论坛与朋友圈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些类型的动态与打卡相关,在这些动态里,可以看到很多人晒各式各样笔记,书已过几轮,题做了多少,模拟多少分。但实际最终每年成绩高分的人都极少可能在这些人中诞生,一味出来晒说明心气浮躁,考研只是他们呈现和表达自己的一种途径,真的牛人大咖都在蒙头扎实复习,不会出来说自己复习的多好,最后的分数才是他们的表达。
据不完全统计,有1/3一开始选择数学作为考研科目的考生到最后会选择直接弃考或者中途转换其它专业,就是因为数学对于很大一部人而言实在太“难”了。
很大程度上说你的对手其实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切记!美好的事情不是指你可以比谁牛逼,而是你在不断地比曾经的你更厉害,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让自己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
3、囤积各种视频资源、书籍资料,浅尝辄止。
每年在考研论坛、贴ba、某乎相关话题下都能看到大量关于考研数学辅导书推荐与讨论,备考之初,我也看了很多对此也深感困惑,记得曾经看过一位学长得经验,其中将市面在售的多数参考书根据特点作了分类,同时还介绍了一个很实用的方案,我认为特别有帮助,分享给大家,就是一主一辅制。具体讲,就是选两本教辅,一本为主用教辅,看书上的讲解总结,做书上的例题并自己适当笔记,一本作为辅用教辅,对于自己掌握一般或者有疑难的章节,参考这本书中的归纳;同时,对于考的比较多的章节或者觉得理解不够的章节,可以做辅用这本的例题,以见识更多的题型。注意两本是不是平行的关系,取决于复习周期的长短,如果复习周期长,可以每章都将两本做完,扎实一轮复习的基础,同时也不需要再做任何习题集,以少为多,以精取胜;反之,则不行,如果每章都把两本做完,需要花的时间太多了,对于大多数复习周期短的人都不现实。接下来这部分会将参考书按照特点分类罗列在下:
(1)重题型,总结归纳
汤家凤老师的高数辅导讲义、李永乐老师线代辅导讲义、李正元老师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李王)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张宇36讲
说明:张宇、汤家风、李永乐老师,作为目前考研数学图书及辅导课程使用比例最高的三位老师,关于他们的介绍,在此我就不多多赘述。我们重点说下李正元老师的复习全书,作为全程复习中的其中一本参考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总结的题型非常全面,而且其中的习题大多取用的是与考研风格相近但难度略高于考研的非考研真题,有了这些元素,就可以解决我们对于题量及题型的需要,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这本书,我通常会将这本书当作习题集搭配另外一本全书使用,作为自检它提供了高质量的习。
(2)重技巧,奇思妙想,鞭辟入里
(毛纲源老师)解题方法技巧归纳系列(一系列四本)、(陈文灯老师)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两位老师的实力均是出类拔萃的,其中陈文灯老师曾稳坐考研数学“一哥”的头衔很长一段时间,比较出名的微分算子法,二重积分口诀——“后积先定限,限内画条线,先交为上限,后交为下限”,表格积分法均是来自陈老首创,后被人“沿用”至今,虽然近年来名声趋于销声匿迹,但陈老留下来的东西至今仍然适用,这也体现了数学这一学科命题的特点——稳定,而这两本书(系)很好的传承了两人的教学,其中陈文灯老师的书籍,全书的技巧方法可用于二轮复习强化拓宽学习视野、解题思路,没基础不推荐作为一轮复习用书,而其中毛纲源老师的书系,题型全面,解题技巧总结细致,但就是将题型过于细分了,造成全书重点不突出,体系结构逻辑性不强…如果不具备一定基础就操之过急优先技巧而放弃基础(补充一点,技巧对基础就是锦上添花之物,两者的关系就如同芝麻西瓜)使用这本书就会导致弊大于利,思维局限于“模式解题”,没有就题论题发散的实力,所以建议是二轮末甚至三轮启开始使用(没有时间的话就不用),原因是拥有好的技巧作为补充可以强化理解所拥有的基础,要知道基本概念、定义定理的透彻理解,对于考研数学高分就如同地基对于高楼大厦的作用一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越到复习后期越是如此,基础不牢只能眼看着别人做真题做模拟,而自己返过头去补基础从而浪费大量时间。
(3)精析概念原理本质,入木三分,拨开迷雾见青天
(贺惠军老师)考研数学超级金讲
那时候还是在去年3月中旬,处在复习之初,一直使用的是李王全书,但苦于李王复习全书的理解难度,做的习题几乎全错,信心全无,急需寻找到一本适合自己基础的书籍(高数几乎忘得干干净净),一时间已经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奢望。
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它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考研书店的开学活动在做这本书的推荐,而真正让我决定购买的是因为它下方的评价,完完全全回应了我心中的诉求。
因为评论特别少,一开始以为是刷的评论,怀着忐忑的心情最终还是下单买了,直到完整的看完了正文内容才放下心来,(小声)“考研神书+2”
由于此书在同类复习全书中较为小众且不为人所知,我们重点介绍它作为复习全书示例如何使用它来开展复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