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自我指导训练
自我指导训练用于攻击性儿童、多动症儿童以及某些有不良行为的成人。
自我指导训练的工作包括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由指导者示范,大声讲出有关许多自我表达的词句。
②第二阶段由来访者自己大声地讲,自己边讲边做,以后声音逐渐放轻,直至最后自己默念。
⑶贝克的认知转变法。
贝克认知治疗的重要观点:
⑴图式
图式指过去经验中有组织的知识构形,人们用它来解释新的经验。它是从儿时开始建立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决定对自我和对外部世界如何知觉和编码的内部心理模型。它虽然随生活经历不断得到修改和补充,却是相当稳固的,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⑵自动式思维
自动式思维是介于外部刺激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之间的想法。由于它们总是自动出现在头脑当中,使得人们的许多判断、推理象是一些模糊的、跳跃的自动化反应。
⑶共同感受
共同感受指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的,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知觉和思维过程。
⑷规则
规则是认知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人们据此评价过去、指导现在和预测未来。
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⑴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⑵认知、情感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良认知和负性情绪、异常行为彼此之间相互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感和行为问题迁延不愈的原因。
⑶情绪障碍者常存在认知歪曲,只有识别和矫正其歪曲的认知,其问题才可能得到改善。
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
⑴武断的推论。
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草率得出结论。
⑵过度引申。
又称过分概括化。只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他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
⑶选择性概括。
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与其相矛盾的地方或其他证据,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⑷"全或无"的思维方式。
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作出判断或评价,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⑸夸大或缩小。
对客观事物作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低自己的成绩、优点。
⑹个人化。
将一切不幸、事故都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并不断自责。
此外,认知歪曲还包括应该倾向、选择性消极注意等。
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认知治疗技术包括两大方面: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
⒈认知技术
贝克曾提出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⑴识别负性自动式思维。
负性自动式思维的特征:
①它是不经逻辑推理突然出现在大脑中的,具有自动性。
②它是负性的、消极的、总与不良的情感相关联。
③它貌似有理,但存在认知歪曲,常常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④它不随意,来访者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排除它。
⑤它虽然一闪而过,持续时间很短,但对情绪影响极为深刻。
⑵识别认知性错误。
⑶真实性验证。
真实性验证是认知治疗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将来访者的负性自动式思维和错误观念看作是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来访者对其真实性进行检验。
有两种具体*作方法:
①言语盘问法。
②行为实验。
⑷去中心化。
⑸抑郁或焦虑水平的自我监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