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一个多月前,我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第四次访问了非洲,这也是我本人第九次踏上非洲这片热土。访问期间,我再次目睹了非洲大地富饶美丽,非洲发展充满生机,非洲人民渴望幸福生活。我也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广阔,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
同时,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
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需要国际社会以团结、智慧、勇气,扛起历史责任,解答时代命题,展现时代担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摘自习近平在《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请回答:
(1)“西方人士歪曲解读中非关系”现象说明了什么?
(2)如何才能“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1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6月的青岛,山清水秀,风景如画。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举行相关活动。与会领导人共商大计,全面规划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蓝图,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6月9日晚,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发表致辞说:“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让我们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青岛峰会场馆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基地改造而成。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奥运健儿曾在这里乘风破浪,竞显风采。主场馆寓意“腾飞逐梦,扬帆领航”,宴会厅主体造型如同海浪中的风帆,象征着上合组织各方踏浪而行,勇做弄潮儿。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精彩绚烂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来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10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小范围、大范围会谈先后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上午9时许,举行小范围会谈的黄河厅内,万里奔腾的河水化为墙面上的艺术雕纹,波澜壮阔、滚滚前行。大厅正中,“上合蓝”的背景板前,成员国国旗依次排开,定格上合组织扩员后8国领导人聚首青岛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现在,上海合作组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应对内外挑战,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泰山厅内,习近平主席“登高望远”的引领之声铿锵有力。
6月10日,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尚和厅里充满期待的目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将共同会见各国记者,习近平主席作为主席国元首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强调:“这次峰会期间,我们充分肯定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以来本组织取得的新发展,共同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等文件,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立足长远的规划,沉甸甸的会议成果,在场记者频频摁动快门,记录下这历史性时刻。
天高海阔,万里清朗,上海合作组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
请回答:
(1)如何理解“上海精神”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回首半岛形势近几个月来柳暗花明的变化,不少人感慨良多。上个月中朝领导人在北京实现历史性会晤后,曾于今年年初发出核武器威胁“红色警报”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顿释心中的“悲调”,表示当前半岛局势的发展让他坚信朝核问题已经有机会解决。这种变化,源于半岛问题直接当事方释放的善意和采取的建设性行动,也离不开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推动。
在半岛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近期朝韩的积极互动,让人们更为注意到中方倡议的重要性。朝鲜宣布中止核试验与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韩国表示将与朝方协商,发表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的宣言,构建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中国提出的“双轨并进”思路与“双暂停”倡议,不但在平昌冬奥会期间发挥积极作用,如今仍是各方公认的促使半岛问题彻底解决的有效办法。如同俄罗斯外交部所表示,半岛局势目前正沿着这一轨道积极发展。
看待半岛问题,国际社会需要秉持客观公正之心,也需要因势利导的耐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解决半岛问题可能还有较长的路,在这一过程中,以呵护来之不易的积极进展作为出发点,当是国际社会各方的基本态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是有利于推动半岛形势积极变化的行动,就应该予以鼓励;有利于推动半岛问题向彻底解决方向发展,就值得称道。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亮出的标语“和平,新的开始”,折射了人民的心愿。和平是弥足珍贵的,和平的事业才是人心所向。“和平之家”当前正承载着殷殷期盼。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26日)
请回答:
(1)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如何看待中国为实现东北亚“和平、稳定、发展”的作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