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①与历史同向。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尊重顺应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时代责任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②与祖国同行。青年只有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同发展。
③与人民同在。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同时,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人物,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作出贡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4.【答案要点】(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第二,它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第三,它是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2)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确立了核心价值观的宪法地位,也是用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实践。第一,核心价值观入法符合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第二,将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可以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约束力;第三,用宪法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更是古今中外的一条基本经验。
15.【答案要点】(1)材料中的“红色基因”指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革命道德包括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这是革命道德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破除了特权思想和鄙视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树立了平等意识;中国共产党员强调修身自律、保持节操,把个人道德修养看成是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
(2)当前,虽然外面处于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但国际局势仍错综复杂,来自国外的挑战仍十分严峻,所以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利于坚定信念,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崇高的信念是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革命道德是先进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再次,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最后,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传播正能量。
16.【答案要点】(1)王继才的“一朝上岛,一生为国”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首先要求我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是每个人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骨肉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再次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胎记和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最后,要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的基本制度,遵守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捍卫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和发展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括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如伟大的思想巨匠和四大发明等重大科技成果;伟大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出来的;伟大的团结精神,只有56个民族团结一致,才能勇往无前、无坚不摧;伟大的梦想精神,就是因为中国人民有伟大的梦想精神,才使今天的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作为支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首先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凝聚力;其次,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创造,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最后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