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也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活力生机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制约美好生活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些制约因素需要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需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6.【答案要点】(1)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2)第一,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乡村。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普查动植物种质资源,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
第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
第三,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
7.【答案要点】(1)创新始终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引领世界制造业的制造强国的转变,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离不开创新驱动。从我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言,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更好引领新常态也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要把握好基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要求;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抓紧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部署,抓紧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要坚持提高发展的质量,培育与弘扬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8.【答案要点】(1)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要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生态环境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改善了,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2)习近平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制。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