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1921年中共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总共是28年,这28年,如果以1935年遵义会议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14年。两个14年,情况不一样。前14年,中国革命曾经两起两落:大革命胜利发展了,最终归于失败;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了,又遭到严重挫折,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存在着教条主义的严重的主观主义的错误。而遵义会议之后的14年,局面大不相同,总体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党学会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10.【答案要点】(1)毛泽东提出要用共产党的延安作风打败国民党的西安作风,已经把作风问题提到关系革命成败的高度。中国共产党的延安作风,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归纳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指出它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
(2)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实际上是讨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如何保持革命精神的问题。毛泽东给出的新路是民主,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同时要求中国共产党员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今天,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等诸多考验,更要发扬民主,保持两个务必,避免政亡人息。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现实情况与七届二中全会的六条规定进行一一对照,总书记的对照分析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党情有清醒的认识,展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视党情、实事求是的好风气,为全党作风建设树立了好导向。
“正视党情,实事求是”是党90多年历史留下的珍贵宝藏。审视党的发展壮大过程,凡是从实际出发作出的路线战略,都是顺应民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决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相较第一步而言,改革开放、“中国梦”的实现是第二步、第三步。党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在自身建设、传承优良作风、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等方面还应当继续发扬。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认清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1.【答案要点】(1)康有为主张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实行君主立宪以发展资本主义。孙中山主张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
(2)①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12.【答案要点】(1)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会后,从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和实际工作的领导来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